未来的职业转型以及失业的思考
大家面临的无非是两个主要的大的问题
疫情后,经济下行,这是经济周期的正常阶段,只是我们一直生活在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期。
AI 日益强大,很多的工作可能或者已经慢慢的被 AI 取代掉。
去年有很多的同行都面临失业,资历从刚毕业的到四五十岁的英特尔老大哥。
对裁员和失业都有了一些思考。
裁员的本质是什么?结合上面的两个问题,有个本质的定义: 在经济周期波动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,企业通过裁员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,旨在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。
对被裁员的人来说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甚至你也有,只是你是否会真实的感知到而不是活在当下舒适圈所给你带来的 “绝对稳定” 错觉。大家都在被AI急速重构的行业里,突然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了。
失业的员工会做一些什么? 我代入我身边的人,无非是下面的几种选择: 1. 想旅游先玩; 2. 想提升自己。
当一个人失去一切,他还剩什么?
是专注,弥补自己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所带来的缺失感,放松自己。又或许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,不得不用自己的所有的精力去专注解决: 我要如何生活。
最后的结局又是那么的接近,大家又在复盘自己,又在反思自己在这个自由市场中还有哪些价值,可以换得多少报酬。
经济下行的阶段,教培行业反而繁荣,这种行为被理解为危机发生后的补救。
AI 时代带来的新的职业范式,我朋友离职后思考的是,下一份工作怎么找,我反问了他一句,你觉得现在继续找工作是更好的选择吗?
我一直在反思: 有时候往往结果没有正确,或者发现并没有像正确的结果迈出一步,那么有没有可能是自己走的路错了。就像我们爬山一样,走了一条路,发现怎么也没看到终点,看地图发现我们偏航了。
当前对 AI 的理解,以及未来的预测,后面会有大量的垂直领域的超级个体爆发,以及各种的 AI 工具的创造和繁华,一个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了,一个是自己能创造的价值更多了。大家跨行业的门槛也变低了。
我们预测未来的 AI 繁荣期,AI 产品和 AI 创业公司会有持续几个阶段的爆发期,另一方面,我们思考自己对 AI 的定位,目前是属于自己的领域(自己需要思考如何用 AI 设计产品,或者依靠 AI 设计产品),还是说算是自己的资源,没有 AI 并不影响自己的职业,但是有 AI 可以给自己的领域赋能。
一方面我觉得新蛋糕的产生需要伴随着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,架构的更新升级。
是否能真正带来一些新的做蛋糕的方式,而不仅仅是 COPY 和内卷。
我们真正思考自己热爱的,想要去长期坚持的方向。
我们真正想去创造的价值,去真正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。
失业人群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思考的一个目标,之前和搭子讨论过,在我看来失业其实是一个重新审视和重构自我价值的契机。当我们面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和技术革新的浪潮时,不应只将失业看作外部压力,而应该看到其中蕴藏的可能性——这正是一次成为“超人(西方尼采超人哲学)”的机会。我的思考是,当个体拥有了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后,通过AI等工具的赋能,交互系统的完善。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从20分的使用体验提升到真正拥有60分、甚至80分的能力;而这背后所体现的,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,更是一种价值重构。失业并非终点,而是转型的起点,它促使我不断提升交互体验、优化工作方式,进而实现自我突破和价值的全面升级。这样的转变,就好比从一个普通人蜕变为拥有超凡能力的“超人”,用更高效、更精细的工具和思维方式,去创造一个全新的、更大、更优质的蛋糕。